因此更新的第一篇文章便是日前答應提供的 NI MAX 超簡單入門介紹!
雖說是入門介紹,但是學會了以下的功能,可是能夠增加非常多的工作效率呢!
圖片程式版本:LabVIEW 2013
首先我們這次使用的是 NI MAX,如果進行軟體安裝的時候,有安裝 NI Device Drivers 這片光碟,那麼你的桌面上應該會出現這個捷徑:
它就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主角,
同樣的,不同版本的畫面也不同,這張圖的版本是 MAX 5.5。
開啟 MAX 之後,便可以在左側看到在這台電腦中系統的資訊,給人的感覺就是 NI 版的裝置管理員。
此時我們點開 Device and Interfaces
裡面列出了各種裝置,例如圖中的
這邊值得注意的就是,如果裝置本身有其他 LabVIEW 支援的硬體,它同時也會顯示出來,例如這台筆電的 camera 就被抓出來了!
例如我點下 cam1 ,再按下畫面上方的 Grab 按鈕,就可以即時顯示鏡頭前的畫面,同樣的按下 Snap 就可以照張圖片下來。最後按下右邊的 Save Image 即可把畫面上的圖片存檔,十分方便!
離題了...
因為目前手邊沒有可以用的硬體,因此我建立一個模擬的裝置,
你沒看錯,
首先在
接下來選擇
接著會跳出可以模擬的硬體列表,此時我選擇的是
設定完畢之後就會出現模擬的裝置,前方的ICON是黃色的。一般的裝置前方的ICON是綠色的!
在這個裝置上按下右鍵選擇
就會彈跳出現這個裝置的簡易測試介面,如果有實際的硬體而非模擬的硬體,則可以利用這個介面直接進行測量或是控制!
首先看到的是 Analog Input 畫面,也就是類比輸入的畫面,介面上可以選擇擷取的通道、擷取的方式、資料輸入的模式、以及其他硬體的設定。
接著切換到 Analog Output ,也就是類比輸出的介面,同樣的可以選擇輸出的通道、輸出的模式、輸出的電壓值等等,當按下 Update 即可更新。
再來切換到 Digital I/O ,也就是數位 I/O,在這邊可以選擇輸出入的 PORT,變更輸出入的模式,以及進行監看或是控制。
最後的功能則是 Counter I/O ,同樣的可以設定通道、模式以及其他硬體設定。
如此就可以不用寫程式,直接利用這個測試介面快速的使用硬體來進行簡易的測量。
此外系統也附上了幾個重要的功能:
由上而下四項是最為重要的:
- 重置
- 自我測試
- 自我校正
- 測試介面
把平常檢測校正等等瑣碎的作業,全部自動檢測,降低工程開發上的困難。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功能就是接線圖!
按下 Device Pinouts 這個選項之後,自動會跳出硬體對應的接線腳位,解決了大多數工程師再配線上,一邊查資料一邊配線,或是寫程式的時候硬體配線跟通道對不起來的窘境。
其實 MAX 強大的功能還有很多,以上為 NI MAX 一些常用功能的簡單介紹,希望能夠協助對於硬體擷取陌生的朋友們!